油气信息化

华北油田采油四厂:“三个优化”破解 “绕不过”的开发难题

2月21日,从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获悉,华北油田采油四厂申报的“双高砂岩油藏后期开发降低自然递减率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创新成果一等奖。


该项目针对油田逐步迈入高含水开发阶段,自然递减率高的矛盾问题,以“双高”油藏京11断块为突破口,形成研究课题,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利用注采关系、注水结构、注采匹配关系的“三个优化”策略,破解了开发过程中“绕不过”的难题。


优化时间,机动调水提升效率。项目组对油藏地质特征、流体流动规律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后,针对敏感井组,打破传统的月度调水模式,转而采用机动调水方式,及时响应油藏动态变化,有效提升了注水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京627井组为一注一采,通过油井京629井的产量变化,及时调整注水量,调整后日增油1.1吨。


优化方法,精细调水降低含水。对于高含水井组,采用阶段注采比平衡法和换向注水方式,进行精细调水。通过微调、增压、换向、调驱、调剖等组合技术,保持地层压力水平,提高注采比,打破注水过程中的优势通道,使注入水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油藏中,从而降低油井含水率,提高驱油效率。在京728注采井组,团队研究发现,通过微降水量、控制注水压力,可使微孔隙关闭,实现控制含水上升。技术人员将京728井日注水量由60立方米降至55立方米,使对应油井京288井含水下降,京702井液量增加,井组日增油达到2.6吨。


优化方案,整体增注补充能量。针对能量补充不足、抽汲能力不足、地层污染的低渗透井组,制定靶向措施,实施低压区整体增注策略,通过优化注采双向联动,精准调控油藏压力场,改善储层环境,减少储层伤害,从而提升油藏压力水平、改善储层环境,使剩余油得到更充分的动用。针对京709井作业检泵恢复期长的问题,技术人员采用集合分析法,确定原因是能量补充不足。在给对应注水井提水的同时,对油井进行驱油解堵,通过“双向合璧”让油井恢复能量,回归至正常生产水平。


截至目前,京11断块自然递减率降至6.2%,地层压力由13.2兆帕升至16.3兆帕,增油1200余吨,为采油四厂老油田稳产注入了新动能。


来源 |      时间 | 2025-02-27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