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信息化
随着本周国内疫情迎来拐点以后,市场担忧情绪得到缓解,风险偏好稳步回升,下游炼厂复工复产预期逐渐增强,提振中国需求因素对于油价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美国制裁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强化了地缘因素对于油价的刺激效应。在积极因素影响下,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重心抬升。本周四,美国WTI原油回升至53.7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走高至58.80美元/桶,国内原油2004合约稳步上移至420元/桶一线。
疫情削减需求预期 OPEC会议仍受关注
由于前期我国为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力度,终端油品需求受到明显冲击,从而导致炼厂库存增加被迫降负。据显示,截至2月17日当周,中国主要炼厂产能利用率从春节期间的83.84%下降至71.96%,下降幅度为9.88个百分点。受炼厂产能利用率下滑影响,中国港口原油商业库存在节后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据统计,截至2月17日当周,中国原油商业总库存为2844万吨,较1月23日当周原油库存大增162.4万吨(约1137万桶),增加幅度为6.1%,库存占比也由55.5%增加至58.8%。目前中国需求占全球总量约14%,仅次于美国的20%。在中国需求因素减弱的拖累下,预计2020年一季度全球油品需求同比减少约43.5万桶/日,是十年来首次同比负增。眼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初步成效,未来全面复工将视疫情发展而定。随着疫情拐点到来,下游炼厂正在陆续复工,需求因素逐渐增强。
为了防止原油需求暂时下滑对油价造成的负面冲击,此前OPEC+产油国曾考虑紧急加推新一轮减持协议,但部分产油国并不认同,表示还需要继续观察,导致新减产协议一度搁置。随着3月初的产油国会议逐步临近,在需求国消费转弱的事实落地以后,此前抱有抵触观望的产油国存在减产意见统一的可能性,预计新一轮会议中存在调增减产规模的可能性,预计将新增加60万桶/日的供应减量。
IMF仍认为全球经济增速将回升。虽然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在短期内对于原油的需求带来一定负面冲击,但部分权威机构依然乐观对待全年的需求展望,并认为全球经济增速正在触底回升。全球经济增速的回升有助于改善投资者对于原油需求的乐观前景,从而利好油价走高。
地缘因素出现 供应减量预期增强
今年以来,美国成为地缘因素主要的挑起方。首先是1月初,在伊拉克暗杀伊朗将领行动后,一度引发美伊冲突升级,对原油价格形成短期刺激作用。虽然利多效应的持续性较差,但在2月中旬,随着美国宣布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地缘冲突的苗头再度凸显。美国政府官员声称,该俄罗斯石油公司帮助委内瑞拉运输了规模较大的原油用于出口,预计大约有61.5万桶/天。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方面并不认同美国单方面的制裁行为,认为其违背了国际法,并表示将继续维持俄罗斯与委内瑞拉之间的关系。虽说制裁对于原油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但是需要持续关注美俄之间的关系是否会进一步升级。由于目前美俄仍在中东争夺,不排除后期二者矛盾复杂化的风险,将在原油市场形成扰动作用。
综上所述,虽说疫情因素对短期原油需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以后,宽松的流动性支持叠加炼厂需求回暖,原油消费潜力有望得到提振。目前地缘因素再度凸显,预计后市油价有望维持振荡偏强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