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信息化

智能化开发:把页岩气井装进“兜”里
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力开展智能化气田建设,增加了手机APP功能,把页岩气井装进了“兜”里,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而且实现了数据高效灵活运用,助力气田高效开发。

目前,气田59个集气站达到无人值守条件,已投产的近380多口井均可实现井口超压自动关断。

简化工作程序,提效率降成本

5月13日晚,涪陵页岩气田因下游增压站扩能改造,需要大面积关井,公司生产调度蔡骏驰连续摁动鼠标,仅用几分钟就将气田32个集气站、45台压缩机全部进行了远程关断。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他感慨,“如果没有远程关断功能,员工要半夜里翻山越岭,一口井一口井地关,不知要关到什么时候。”

工作效率的大幅提高得益于智能化气田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加快。

在智能化气田建设中,涪陵页岩气公司完成了脱水站、集气站、变电站等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完成钻、测、录、压裂、试气等各项数据采集工作,对手机APP进行完善,关键信息变化实现了短信自动通知,构建起区域联动、资源共享、响应迅速的生产保障体系。员工可随时通过电脑和手机,及时了解生产状态,发现、上报、解决问题的时间比以前平均缩短了80%。

焦页5-3HF井的运行参数需要调整,气田采气员工汪斌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完成了。

“原来干啥都得到现场操作,现在越来越像白领了。” 汪斌笑着说。

气田近年调产频繁,以前,需生产调度打电话通知各部门、各集气站,短时间内要打几十个电话,说得口干舌燥,还容易出错。现在,员工只需在电脑上设好调产数据,“智能”电话会同时自动打给相关部门和集气站,准确又高效。

而所有报表自动生成、汇总,也让员工从“纸山数海”中解放出来。

高效、便捷、准确的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方式替代了“人海战术”,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今年,公司完成40座集气站、54台压缩机自动监控管理系统接入,减少用工80余人,年可节约人力成本约800万元,减少生活配套设施类资金1000万元。

降低安全环保风险

“焦页81-4HF井分离器进口埋地管线上方有轻微白烟冒出,怀疑是埋地管线穿孔,请赶紧处理。”7月12日,公司生产调度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员工抢修,避免了一起页岩气泄漏事故。

为提高气田安全系数,公司研发了气田安防系统报警联动程序,实现气田工业电视监控与周界、语音、门禁系统和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联动,发现员工劳保没穿戴整齐、接打手机、管线泄漏等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环保风险,电脑广播系统会进行语音告警,并自动将摄像头切换到报警位置,生产调度和值守人员可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各集气站安全平稳运行。

公司生产调度通过电脑屏幕发现,焦页9号集气站的污水罐高位报警,他赶紧通知集气站员工,安排罐车拉运污水,避免了污水罐溢罐的环境污染事故。

今年以来,通过气田智能化安防系统,已累计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环保隐患100多个,有力保障了气田安全生产。

大数据里可“淘金”

焦页60-2HF井产量突然降为“零”,技术人员通过压力、临界携液能力等参数变化趋势,分析是气井水平段产生了积液,造成气井停产,他们采用下铜芯管排积液的方法,使这口气井恢复了正常生产。

智能化气田建设不仅要减少抄表、开关井等这些重复性工作,更要让数据说话,让数据指挥生产,深挖数据价值,推动气田实现质量效益发展。

在涪陵页岩气公司信息平台,每天有2.4亿多条数据汇集于此,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也是涪陵页岩田的智慧“宝库”。

如何盘活这笔庞大的无形资产,深度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大数据分析和提供解决方案是智能化气田的‘智慧’所在。”公司采气工程管理部信息自动化岗技术人员夏钦锋介绍,“我们利用技术手段,将密密麻麻的数据转化为有效的信息,对气井生产动态进行趋势预判并采取措施。”

公司优化了统计单元,加快了数据处理效率,完成了“区块生产动态分析”、“配产比分析”、“产量构成分析”、“输差分析”等数据开发利用,增设了气井低压预警、井筒积液预警、单井趋势预警、生产指标预警等多项指标预警功能,打造了具有页岩气田特色的大数据开发利用体系,实现页岩气田的科学管理,促进了气藏的高效开发。

听数据说话,依数据指挥。在对气井进行措施增产时,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大数据,合理选择增压开采、柱塞排采、泡排、压缩机气举等工艺,措施增产效果显著,今年月平均措施增量较方案明显增加,6月达299万方/天,相当于每天增加50口页岩气井。
来源 | 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 | 2019-07-19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