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充电时间”比续航里程还难缠:电动汽车真正的痛点在哪儿?
不久前,一份基于真实用户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满意度的调查报告给出了值得关注的数据——39.75%的人认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达不到官方宣传的性能,大批用户反映,纯电动汽车在上高速、开空调、低温等常见场景下使用时,实际续航往往只有标称的一半甚至1/3左右。

不敢开空调、不敢上高速、电量显示不准、时刻担心抛锚……种种在燃油车时代无法想象的苦楚,已被中国的首批新能源汽车私人用户习以为常。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技术和产品不成熟时必须付出的代价,随着电池价格降低,长续航电动车必将终结“里程焦虑”。



没有谁会否认这样的判断。然而,里程焦虑的终结,未必能和新能源汽车用户体验的飞跃划等号。相反,对那些依赖公共充电设施的消费者来说,这可能只是更多困扰的前奏。

提升续航里程就能提升电动车用户体验?

对里程焦虑这个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超级痛点,国家有关部门可谓洞若观火。2018年补贴政策对电池组能量密度及续航里程提出的更高要求,被视为对消费者呼声的回应。

整车企业对政策风向的变化同样有备而来。观察3月上旬发布的年度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可见各家的新产品都在迅速向最高档补贴靠拢,乘用车中,仅1款车型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低于140Wh/kg;绝大部分纯电乘用车的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不夸张地讲,到今年下半年新政落地时,续航400公里有望成为市面主流产品的标配。

在赶超传统燃油车的路上,新能源汽车又一次创造了“中国速度”。然而,断言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体验也能从此与燃油车相提并论,尚嫌太早。

2018年及以后,除了补贴退坡可能造成的购置成本上升,过长的充电时间仍将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一大心病;究其原因,电池容量可以简单地做加法,而车辆补充能源的效率,反倒可能因为电池容量扩大而开倒车。

尽管免于在路上担惊受怕,却不得不为了等待爱车“满血复活”而无所事事,可能将是众多新能源汽车用户面对的“新常态”。事实上,这并非中国独有的情况,国外早有业内人士把因为汽车充电而引起的种种困扰命名为“充电时间综合征”,进而指出,相比老生常谈的里程焦虑,这个问题更隐蔽,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长远威胁更大。

“每开一段路就得停下来一两个钟头(充电),这种情况我忍不了。”来自大众汽车集团的管理人员Mark McNabb如是说。McNabb领导的新公司“充电美国”(Electrify America)正致力于在北美建设公共充电桩,作为对“排放门”事件的变相补偿。考虑到此君的身份,他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太慢的吐槽,显得更有说服力和代表性——试想,连厂家的代表都如此“自黑”,普通用户又哪里去找淡定的理由?

何况,在太平洋彼岸,只有差不多两成车主依赖公共设施为车辆充电;换做基建水平更低,人多地少、居住密度大的中国一线城市(也是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指望着靠公共桩给新能源汽车“回血”的人只多不少,他们的充电时间综合征,想必会比国外用户更严重。

让思维更发散一点。作为新产业生态下的新物种,新能源汽车为了帮助开车人在充电时排遣寂寞,想必也会进化出某些独有的“机能”:如车联网、又如大尺寸中控屏幕……

如此想来,业内广泛承认的“汽车四化”其实是有先后之分的。电动化,扮演的是一切的基础。

提升充电桩功率并不一定能让充电时间变短

“充电时间综合征”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怎么破?很多人会把这当成一道送分题,毫不犹豫地在答卷上填上“提升公共充电桩功率”,并援引特斯拉的成功经验为佐证。

确实,因为专用超充站的存在,特斯拉车主对充电时间的吐槽虽说不是没有,但相比其他新能源汽车用户总归少了很多;他们享受到堪比传统豪华车的使用体验,进而对这样一个不以可靠性著称的品牌产生“信仰”,超级充电桩轻松突破三位数的功率是重要保障。

既然特斯拉率先垂范并初获成功,欧洲的巨头们也就不会允许美国同行唱独角戏了。和中国不同,欧美国家的公共充电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整车企业往往发挥着更突出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车桩兼容性通常会比由第三方运营商负责建桩的模式更出色。

譬如,上文提到的Electrify America就承诺在美国投资2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它仅在加利福尼亚州一地就计划建造350座新型大功率快速充电站;在德国,ABB也拉上福特,放言说要在未来3年把上千根快充桩插遍全欧洲。更亮眼的是,这些充电桩高达350kw的功率,不仅完胜国内50kw左右功率的公共充电桩,也后发制人地反将了特斯拉一军。

由此看来,车企大力宣传的“充电十分钟、续航上千里”并不是什么噱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必要就这一点给出提醒: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依然无福消受如此之快的充电速度,其中奥妙在于,车辆允许接受的充电功率,最终还是要看车载充电机的脸色。

车载充电机又是什么鬼?以下定义来自百度:“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是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设备,具有为动力电池安全、自动充满电的能力,它依据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动态调节充电电流或电压参数,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充电过程。”打个比方,如果说电池是蓄水池,车载充电机就是水池的阀门,其大小决定着进水的速度。

颇为吊诡的是,这样一个重要的部件,其性能参数却很少被整车企业单独列出。在笔者的印象中,除了比亚迪前不久宣布把2018款新车的充电功率提升到60kw,其他品牌新能源汽车大都没在配置表中明示这一数据,而是笼统地以“充电到80%要多久”作为替代。

对初次接触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这种做法似乎是个不大不小的“坑”。其一,充电速度受外部环境变量影响很大,某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极寒天气下达不到标称的充电速度,车主花了大半天时间才充进了大约一半的电量。

其二,对没有家用充电桩的用户,为了让车辆充一次电能尽量跑远些,他们往往倾向于将车辆充电至90%以上甚至满电,而厂家出于确保安全性和为电池延寿的动机,通常会在电池达到高SOC时大幅降低充电电流。因此,用户们会发现,车辆从30%充电到80%的时间,和从80%充电到100%的时间相差无几;是否该为这最后20%的电多花一倍停车钱,成了件纠结的事。

站在用户的立场上,要尽量远离“充电时间综合征”,首先要做的是搞清目标车型的最大充电电流,然后用中学物理反推出车载充电机的大致性能;其次,市面上的一些车型具备独立的热管理系统,能自动为电池冷却或保温,相比理论充电量,这其实是个隐性加分项。

协同才是解决电动车痛点的唯一解药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综合征”之所以比“里程焦虑”难缠,本质上是由于前者受整车企业、充电设施以及消费行为特征三大因素综合影响,解决方案自然也复杂得多。换句话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大水漫灌”的思维已变得不合时宜。

充电设施运营商对此应该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在今年年初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负责人曾表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公共充电桩总数达21万个,保有量全球第一;但另一方面,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不到15%,且地域差异巨大,在部分地段的利用率可达七成,部分地段则趋近于零。

相关分析认为,除了充电桩自身故障,诸如燃油车占位、设置地点过于偏僻隐蔽、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因素,都催生了大量“僵尸桩”,拖累了运营商的盈利。

显然,在一味强调数量而不重视使用便利性、不开拓高附加值服务的模式下,公共充电桩可能面临边际效益递减而不得不靠补贴过活的困境,对缓解“充电综合征”无甚帮助。

而对消费者来说,若不想在给车辆充电这件事上耗费太多心力,多做功课是少不了的,以便了解车辆技术水平,特别是那些厂家没宣传甚至忽略的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按需选车的观念很重要;对新能源汽车来说,这意味着根据预想中的用车场景(包括每个充电周期内的行驶距离)来确定自己实际需要的车辆类型和电池容量,而非片面追求续航里程——毕竟,燃油车可以自行决定加油量,而电动车不管每次充电多少,电池成本都是要一次付清的。

进一步说,消费者越理性,就越能“倒逼”车企精益化地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近两年,跨国车企面向发达市场的新能源车型中,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划分高低电池容量的版本,就是呼应消费者“按需选车”的表现之一。在这方面,特斯拉以电池大小扩充单一产品覆盖价格区间的做法堪称教科书;此后,包括日产聆风、现代KONA等平价车型,也各自推出了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

反观国内,受政策因素左右,长续航版车型推出通常意味着短续航版退市,实际上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这也表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仍有提升余地。

最后不能不提的就是换电模式——消灭“充电时间综合征”的终极武器。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在国际上受制于电池标准化等因素而未见成功先例,但在中国,考虑到大城市土地资源紧张而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等一系列国情,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仍然是有商机的;于是我们看到,传统车企中如北汽、造车新势力中如蔚来,都在换电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布局。

事实上,中国政府与行业主管机构,对充电和换电模式孰优孰劣持开放态度。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在前不久表示,“我们没有不支持换电模式发展。有观点认为换电模式需要更多的电池,就显得补贴少了,其实不然,换电模式也是纯电动汽车,一样可以拿到补贴。”

他同时强调,换电模式要想取得更大突破,一定要取消对补贴的依赖,不要寄望政策给予更多的支持,而应该通过更合理的商业模式、技术的提升等途径,被市场接受,才能发展起来。

从2014年算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走进它的第五个年头。它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乃至困惑,都呈现出一个相同的判断: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更像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健康发展更有赖于多重利益相关方的协同,而非个人或企业的单打独斗。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作为统一市场的某些独特优势,能够令新能源汽车更方便地获得“协同”的土壤。在不久以后的将来,无论“里程焦虑”还是“充电时间综合征”,都会在协同效应下逐步得到破解。只有这样,中国新能源汽车才能在赶超传统燃油车的赛道上再进一步。
(本文转自第一电动网)
来源 | 第一电动网     时间 | 2018-03-28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