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新一代的通信技术,但是在部分媒体夸大吹嘘后,还没商用的5G被吹得神乎其神。那么,5G究竟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呢?其实,关于5G更需要理性看待,不要轻易被媒体的吹捧而影响到判断事物的客观性。当然否认的是,5G作为4G的升级版,给普通用户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网速更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5G在未来还将拓展到车联网、VR、机器人、智能家居和医疗领域,蕴含着比4G更大广阔的商用价值,但是在短时间内它还无法实现一些媒体吹嘘那么“神”。不久前,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在一次媒体采访时谈到5G,就十分理性的给5G泼了一盆凉水,虽然是技术所需但仍需要更多时间去完善。
网速越来越快,人们需求对5G并没有硬性需求
随着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和网络,经过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持续努力,目前主流的4G网络带来的网速,已经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普通用户对网速更快的5G并没有任何硬性需求。况且,5G更快的网速必将会带来更大的流量损耗,虽然运营商一再强调5G流量资费会更低,但是具体的资费标准目前尚不清楚。很简单,4G已经足够用了,为什么要去用5G呢?
而对5G和物联网更有兴趣的,并不是个人用户,而是工业需求。未来的VR、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技术领域,都需要5G提供基础技术支持,也就是说5G和4G最大的区别在于,5G具备了更广泛的商业附能,工业需求更大于用户需求。
但是在5G正式投入商用后,如何顺利的拓展到更多工业应用中,仍然需要面临不少难题。包括自动驾驶的高额成本、安全性和相关方律法规等等,因此无论是对于工业、还是普通消费者而言,目前的5G并没有媒体吹得那么神。
5G手机即将面世,但我劝你再等等
当然,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感受到5G便利性的终端产品一定是手机。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各大主流手机厂商早已摩拳擦掌,纷纷公布了各自的首款5G手机。包括三星的S10系列、vivo的APEX 2019等,但是在5G手机正式发售之前,仍然有一些不可回避的难点需要解决。
首先,支持5G网络的终端芯片功耗、发热量较高,是手机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以高通的首款5G芯片骁龙855为例,功耗将超过传统4G芯片2-4倍,这等于给手机厂商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何在既不增加机身厚度、又牺牲颜值的前提下,解决功耗和散热问题。在追求颜值的现在,手机的内部空间本就已经寸土寸金,5G模块需要在手机内部更多的空间,而由于成本更高,首批5G手机的价格必然也将水涨船高,消费者是否会买涨也很难说。
正如任正非的观点一样,“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样,浪潮来了,财富来了,赶快捞,捞不到就错过了。5G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目前的5G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设施和终端产品、以及应用场景,都需要长时间的完善和发展,未来需要逐步降低成本、完善调试、拓展商用等等,所以5G暂时还真没什么用,但却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本文转自黑大叔IT控百家号,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