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盟要求,各成员国无盈利的煤矿必须在2019年到来前关闭。受此影响,2018年12月,西班牙、德国、保加利亚等国纷纷关停各自境内“不具有竞争力”的煤矿。欧洲去煤化更进一步。
一直以来,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方面表现积极。早在2010年,欧盟便提出要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希望各个领域都停止为煤矿提供资金援助。但是,煤炭工业相对发达的德国和西班牙却对此提出异议,并要求将煤矿关停期限延长到2018年底。有统计显示,在此期间,上述两国的煤矿企业仍能够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资本援助。事实上,由于欧盟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严格的规定,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需要缴纳22.9美元,受此政策影响,欧洲煤矿的经济性大打折扣。
2018年12月28日,据合众国际社消息,西班牙如期关停了26座无盈利的煤矿。2016年,西班牙宣布将为这些煤矿提供约24.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缓和在2018年底关闭煤矿带来的经济压力。截至2018年12月,在西班牙关停的26座煤矿中,有12座仍有开采活动,若没有按时停工,根据西班牙与欧盟制定的协议,这些煤矿需要缴纳约5.72亿美元至公共基金。
据了解,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西班牙正逐年减少对煤矿的开采,矿工人数从1985年的5.1万人降低到了2018年底的2046人。
目前,西班牙煤炭近90%来自进口,主要供应国为哥伦比亚和俄罗斯。西班牙官方数据显示,煤电仅占西班牙总发电量的14%,现有15座发电厂仍在使用煤炭,但其中有9个将在一年半以内关闭。
与此同时,德国也在积极淘汰煤炭,本土褐煤矿已经受不住廉价进口硬煤的冲击,最后一座褐煤矿Prosper-Haniel在运营了155年后,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关停。19世纪褐煤矿厂就开始为德国的电厂、钢铁等行业提供电力,造就了20世纪德国的“经济奇迹”。
据德国之声报道,尽管褐煤矿已难以维持生计,但由于开采褐煤成本更低,德国仍会继续开采褐煤。不过,考虑到2030年的气候目标,德国联邦委员会尚未讨论出褐煤矿运营期限。包括Prosper-Haniel在内的德国煤矿大多位于工业重镇鲁尔山谷,煤矿行业鼎盛时期人员规模超过60万人,但截至2018年底,仅剩5700名矿工仍在煤矿工作。
另外,罗马尼亚作为煤矿、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也于去年初宣布将关停不具竞争力的煤矿。罗马尼亚能源部表示,将从财政预算中拨出约3950万欧元,补贴国有电力企业ComplexulEnergeticHunedoara,以弥补停止罗马尼亚境内最古老的两座煤矿开采带来的损失。
据了解,在罗马尼亚能源结构中,煤炭发电占比约为17.8%,略高于欧盟国家平均值。
科学资讯网站ScienceAlert撰文称,与美国尽全力提振煤炭行业的举措相比,欧洲国家大量关停煤矿的举措令人感到欣慰。但是,煤矿的陆续关闭能否真正帮助应对气候变化,仍有待观察。
合众国际社则表示,尽管美国计划提振煤炭业,但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力越来越强,美国的煤炭消费量实际上已逐年下降。
另外,也有多家外媒撰文表示,煤矿的关停也带来了大量失业人口,对于以煤炭为经济支撑的工业地区来说,这将是“社会和经济灾难”。
据路透社报道,西班牙目前已出现由失业煤矿工人组成的抗议团体。西班牙社会党政府提出,将保证失业员工的福利,约60%的前矿工将能够提前退休,西班牙政府也会提供约2.5亿欧元的资助,用于对废弃煤矿的资源再利用及商业投资。
而在保加利亚,同样考虑到煤炭的经济性,位于BobovDol、Babino等地的煤矿也于近两年内关停,超过1000人因此而失业。对此,BobovDol市长ElsaVelichkova批评称,保加利亚的政治人士完全没有考虑他们这一地区未来的发展,煤炭关停带来的经济灾难没有任何缓解办法。
(本文转自中国能源报,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