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首突破70万辆,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这背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政策扶持,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在席卷全球的电动化的浪潮下,全球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投身电动汽车的怀抱,具有悠久历史的福特公司在底特律车展上宣布在2022年之前将投资11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英国豪华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AndyPalmer在2月1日也曾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希望借此打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不仅仅是传统的汽车公司蠢蠢欲动,就连传统的家电制造商戴森(Dyson)也希望从中分一杯羹。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在这一领域也涌现出了诸如CATL、比亚迪这样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他们凭借着技术和管理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逐渐成为各自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回顾近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看到,虽然各大厂商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鉴于内燃机技术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极大的优势,因此在电动汽车发展出初期注定是步履维艰,2012年全球范围内也仅仅售出了13万4千辆新能源汽车(PEV),但随着新能源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以及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例如中国、美国、挪威和德国等),PEV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呈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2017年全球的PEV的销量首次突破了100万辆,比2012年增长了7倍多,特别是近年来销售数量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2017年销售量比2016年增长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也首次超过1%。
在亮眼的销售数据的鼓舞下,部分欧洲国家都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部分欧洲国家制定了比较激进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例如荷兰政府就表示在2030年将完全禁止燃油车的销售,而法国、德国和英国则计划到2040年使所有销售的车型均为新能源车型。就连我们的邻居印度也抛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印度能源部表示计划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相比之下,我国则显得相对保守,仅仅是在2017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副部长肖斌表示工信部已经启动了相关研究,制定停止生产和销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虽然言辞上我们相对保守,但中国却是全球表现最为亮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2017年上半年的销量相比于2016年上半年增长60%以上,并且充电桩的数量以6,000个/月的速度快速增长,已经拥有超过450,000个公共和私人充电桩,极大的便利了电动汽车的使用,也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将为动力电池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刺激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产能扩张,根据相关预测,即便是在动力电池材料没有提高的前提下,仅仅是通过规模效应就能够将动力电池组的成本降到200$/kWh以下,实际上动力电池的成本自2012年至今已经下降了70%,并且根据美国能源部DOE的设想,动力电池组的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到100$/kWh以下,最终下降到80$/kWh以下,这将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最终实现与燃油汽车成本持平的目标,这对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比于日韩,我们在锂离子电池技术上起步稍晚,无论是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还是相关设备的生产制造上,日韩都具有先发优势,。在锂电技术上多年来我们一直是一名追随者,以往我们在与日韩企业竞争时往往只能以低价取胜,但是我们可爱的锂电人,在技术上兢兢业业,经过多年的追赶,终于在锂离子电池设计和生产、相关设备的制造上能够与日韩先进国家并驾齐驱,并逐渐建立自己的优势,实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在过去的2017年,宁德时代(CATL)夺下了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销量榜的冠军的宝座,近日CATL再下一城,击败了众多国内外竞争对手,纳入了大众汽车全球供应链,为大众MBE平台提供动力电池,中国锂电行业正在突破日、韩传统强国的包围,逐步崛起为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领导者。
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如今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崛起为全球领导者,这不仅仅得益于我们巨大的市场,更重要是的我们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担当的科技工作者,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祖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快速崛起,成为全球产业的领导者!
(本文转自新能源l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