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商业化推广启动 将验证微电网、V2G、梯次利用等示范项目
2018年8月27日,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商业化推广”项目启动会在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正式进入商业化推广实施阶段。上海市、江苏省盐城市和如皋市将作为示范城市,验证智能充电系统、可再生能源微电网、车网互动(V2G)、移动充电系统、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等技术项目。

2018年8月27日,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商业化推广”项目启动会在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正式进入商业化推广实施阶段。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自2009年以来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自2015年开始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已经达到180万辆。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国。去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量达1.3亿千瓦,位居全球首位;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64亿千瓦。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的国家之一。



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综合应用,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效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共同向全球环境基金(GEF)申报“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商业化推广”项目。项目于2017年5月正式获得GEF批准,受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全面承担项目实施与组织工作,实施周期为3年。经过一年多时间,在工信部、工发组织的指导下,在示范城市的配合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完成了项目准备。

此项目由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支持,旨在通过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应用,充分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效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负责具体项目实施,实施周期为3年,主要内容包括:

☞ 组织制定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的政策和标准法规

☞ 制度能力建设, 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融合领域的认知度、知识储备和管理能力

☞ 开展技术示范和验证、研究商业化发展模式

☞ 开展信息传播与交流,提升行业、消费者能力和认知度



上海市、江苏省盐城市和如皋市将作为示范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的技术示范和验证,这些技术和商业化示范验证内容主要有:

☞ 千辆级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应用

☞ 智能充电系统、可再生能源微电网、车网互动(V2G)、移动充电系统、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等

☞ 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商业化模式研究等

启动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旭明主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副处长马春生、全球环境基金亚洲项目负责人谭晓梅博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区副总代表马健对此项目的实施发展提出了美好愿景和未来展望,希望举行业之力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的商业化发展。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主任刘建华 、江苏省盐城市政府办副主任顾光明、江苏省如皋市副市长吕兰等代表示范城市分别发言,表示将全力支持项目的落地及实施,保证示范工作顺利进行。众多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整车、供应商、能源等企业代表出席参与了本次会议,并为项目今后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项目背景:

2017年5月,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颁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要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加强与汽车产业相关国际机构、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鼓励行业中介机构积极组织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等会同国际组织申请全球环境基金等绿色发展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示范区,探索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的商业化推广模式,形成可在全球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样本。”

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商业化推广项目的实施是落实国家《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和综合应用,提升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效益,减少交通运输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介绍,整个项目运营期间将直接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0万吨。

据了解,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作为汽车行业研究性社会团体,在此项目申请过程中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融合发展的模式和理念,目前受到越来越多行业人士首肯。

(本文转自商用汽车,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来源 | 商用汽车     时间 | 2018-08-29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