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

10.34亿溢价接盘“输血”科陆电子 深国改产业布局再下一城
8月6日,科陆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绕陆华与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远致投资)于4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绕陆华将其持有的1.52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0.78%)公司股份转让给后者,转让价格为每股6.81元,总对价约10.34亿元。

这一价格较科陆电子停牌前收盘价6.49元计算,远致投资此次接盘的溢价率约为5%。

不过,尽管有深圳国资溢价接盘的利好消息,但公司同一天披露的今年中报业绩却大幅跳水。

受此拖累,公司股票早盘仍旧以跌停板开盘,盘中虽有快速反弹,但全天绝大多数交易时段里,公司股票仍旧在跌停板上,报5.84元。这一收盘价较远致投资受让价相比,二者落差已达14.24%。

当天,在远致投资接盘背后,深圳一家大型券商发展研究总部负责人表示,深圳迅速崛起的关键就在于持续创新,民企的发展强于国企。因此,远致投资此次接盘在情理之中。

“深圳的民营企业数量占比极高,并且为深圳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次远致投资投资科陆电子可以视为深圳政府投资平台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的实质性举措,旨在优化产业布局。”对此,上述发展研究总部负责人称。

公开资料表明,截至目前,深圳国资委旗下共有两大资本运作平台,分别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投控)和远致投资,下属控股参股企业共20家。

“输血”流动性

除了科陆电子以外,另一家深圳上市企业怡亚通今年5月也宣布公司控股股东怡亚通控股将其持有公司的2.83亿股(占怡亚通股份总数的13.3%)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所有股东权益转让给深投控。由此深投控将位列怡亚通第二大股东之位。

“从深国资近期接盘的两家企业情况来看,整体资质都比较优质,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只是受制于目前的股权质押率很高导致流动资产不足,需要借助外力进一步‘输血’流动性。”8月6日,兰度基金总经理张波表示,“如科陆电子前两年在产业链大规模布局耗费了大量资金,特别是在光伏领域和储能领域,但长期来看方向还是不错的。对于这些在实业布局的优质企业而言,其寻求与国资委合作的时候,国资委还是愿意考虑的。”

另据科陆电子当天披露的2018年中报表明,报告期内,公司2018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9.72亿元,同比增长29.25%;电气设备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0.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2.21万元,同比下降52.05%。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等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但由于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6000万元,且因投资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购置光明土地等资本性支出增加造成财务费用同比上升,导致本报告期业绩同比下降。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已高达近70%,流动负债额也增加至743762.89万元。其中,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分别高达277670.43万元和250832.35万元。据鹏元资信今年4月出具的评级报告静态估算,2018年科陆电子需要偿还刚性债务本金42.38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在过去资金宽松年代,科陆电子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但自去年开始,光伏产业链受到政府的政策影响,储能和充电桩业绩尚未爆发,加之股权质押使得企业面临‘休克疗法’。”张波表示。

此前,为了解决高企的债务,除了出售资产、转让股份外,科陆电子还先后通过申请发行超短期融资券、信托融资、银行授信额度、转让应收债权、第三方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补血”。

优化产业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国企改革在政策层面明显提速,体现出改革的迫切性。

“国改领域动作频频,发布的相关文件使得改革工作有了全面的路线图,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布局。”对此,前述大型券商发展研究总部负责人表示。

不过,张波也认为,以深圳为例,基于优化产业布局的考量,深圳国资接盘并不是什么公司都会考虑的。

“其整合也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其投资逻辑无外乎,首先是企业本身质地比较优良,行业处在龙头位置,未来发展前景符合深圳市产业发展方向,不扶持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产业链倒下;其次就是企业本身市值没有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政府通过综合评估其风险不大,入股后不太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张波坦言。

此前,深圳最早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在管理国有资产方面做出多个创新。按照规划,到2020年,深圳国企力争打造1-2家世界500强企业,形成3-5家资产规模超千亿元企业、2家市值超千亿元和5家市值超200亿元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培育6~7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

“下一步,政府重点投资的领域仍然是从这些符合政府产业引导的方向,而且企业本身质地优良、企业隐含的价值很高的上市公司里面来挑选。因此,也并不是深圳所有的上市公司国资都会介入,国资也会考虑到资产的质量以及可能的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进行综合衡量后再作定夺。”张波预计。

(本文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 | 2018-08-07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