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信息化

中石化成立这个新公司,意图何在?
上周,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资本)在雄安新区举行揭牌仪式,成为在雄安新区落户的首家央企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该公司由中石化集团与中国石化共同出资成立,两者认缴的注册资本分别为51亿元和49亿元,对应的股权份额分别为51%和49%。是中国石化布局新兴产业的投资平台,主要投资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及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与中国石化主营业务相关的投资项目,中国石化拥有优先购买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表示,中石化资本肩负着为集团公司寻找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使命,将引领推动集团全面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由此可见,设立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加快投资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将有利于支撑中国石化自身业务发展和产业链升级,对中国石化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中石化新成立一家公司,意图很明确,那就是,要大力进军新能源领域。

在中国石化今年的工作会上,提出资本投向要更加突出与现有业务有协同效应的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充电换电、新能源、ICT技术应用等业务领域。

中石化通过对一系列业务机构进行优化整合,逐步形成油气新能源、炼油销售、化工材料、资本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其中资本金融业务对另外三大业务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可引导、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这是落实工作报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中国石化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招。

在当今的能源形势下,石油公司布局新能源领域,与其说是主动为之,不如说是不得不为。

去年年中,欧美一些国家提出了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在石油界引起悍然大波。

传统能源被烙上高碳、不环保的标签,在当前转型的关键时期,石油企业对于未来几十年内将发生的“劫难”,都制定了各种措施,以应对这种局面。

还有预测显示,到2040年,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化石能源将各占世界能源的1/4左右,超过40%的能源需求增长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目前,非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领域占比也就15%多一点,这意味着,20多年左右的时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增加10%左右,而化石能源的消费相应会降这么多,即使是石油巨头,也没有人会自愿放弃新能源领域这块巨大的蛋糕。

这些基于数据层面的考量,而不是空穴来风的猜测。很显然,在如此剧烈的变革速度下,传统的石油公司,如果不谋求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未来很可能陷入比较被动的局面。

这就给石油企业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压力。新能源需求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石油,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在短期内,还无法危及到石油的主体地位,作为石油公司而言,也不得不居安思危。

在今年的中国石化工作会上,专门安排部署了“加快新兴业务发展”的计划。包括有效发展地热和节能环保业务,优化发展生物质能,探索布局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研究介入天然气水合物、干热岩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金融业务重点做强做优集团内部信贷、保险、期货、租赁等现有业务,稳妥发展产业链金融业务,探索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业务。

在前几年,中国石化早已将新能源纳入未来的重要规划中,提出要“有效发展地热能,推进太阳能项目试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提前做好布局和应对工作”等等。

众所周知,中石化在页岩气开采方面一直遥遥领先。此外,谈及中石化的新能源,最亮眼的就是雄安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真正做到取热之后100%回灌地下水。还有,中石化曾与北汽新能源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北京石油部分加油站将提供充换电服务。

这次成立新公司,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业务。
(本文转自:中原石油报,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来源 | 中原石油报     时间 | 2018-07-24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