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第一轮智能电表更换的基本完成,我国智能电表产业市场增量日渐缩小,产能过剩情况日渐严重。”近日,威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威胜”)总裁、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田仲平在阿拉伯国家能源互联网暨“一带一路”建设论坛上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电表企业目前进入继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第二个艰难时期,有些企业将会在这一时期内出局。
国内市场饱和,海外市场方兴未艾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梅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国家电网公司第一轮智能电表更换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服务范围内智能电表覆盖率已达99.57%,后期智能电表替换量将保持每年2000万台左右。产业早已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严峻。”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事实,2015年~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表招标量依次为9916万台、7655万台、4559万台,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已公布的招标量则为2356.5万台。而仅威胜一家企业一年的产量就能达到1200万台左右。
虽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应用领域成为智能电表的一个新兴市场,但对缓解智能电表严峻产能过剩问题作用有限。由于要用到计量器具的多是公共充电桩,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140余万辆,总量相对较少,不足以支撑建设大量的公共充电桩。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公共类充电桩累计有26.6万余个,使用的计量器具数量有限。
“目前来看,我国充电桩用计量器具的市场增速比较缓慢。只有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千万辆时,这一市场才能引起电表企业的注意。”田仲平表示。
田仲平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智能水表本是除智能电表之外一个数量十分庞大的市场,但由于当前我国居民用水成本较低,民众和相关企业更换智能水表积极性不高。”
与国内市场持续萎缩相反,智能电表海外市场则呈现另一番方兴未艾的景象。
田仲平介绍说,目前海外智能电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地区等。随着这些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渐加速,对智能电表的需求日渐旺盛。
此外,受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影响,俄罗斯的智能电表覆盖率也很低。此前,俄罗斯已经发布了电力改造计划,要提高智能电表的覆盖率,这对我国电表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
完整产业链成“走出去”先天优势
田仲平指出,我国智能电表产业是“走出去”最成功的产业之一。不仅占据了整个国内市场,而且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使用的电表也都是由中国企业生产的。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旧没有完整的智能电表产业链,那些国家自主智能电表企业很少,电表产品除发达国家一些知名企业供货外,大多数从中国进口。
陈梅介绍说,国内电表企业不仅把产品销向国外,而且把标准也带到国外。在中亚一些国家,国内企业在当地投资设厂的同时,也把中国标准一并带到当地去。
田仲平表示,我国智能电表产业之所以能成为“走出去”最成功的产业之一,主要得益于国内完整的产业链和相对充足的研发技术人才储备。完整产业链可以让我国电表产品获得价格优势,而丰富人才则能不断提高我国电表的制造工艺和智能化水平。
谈及我国智能电表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田仲平表示,这种变化就好像十年前的自主汽车品牌和现在的合资品牌一样。十年前国内电表制造水平远远落后国外,国内电表和国外电表的市场认可度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国内电表已经可以实现和国外电表“并跑”,甚至在某些方面“领跑”。
但是,智能电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和风险需要克服和规避。田仲平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点问题和风险,一是国内企业在海外的竞争激烈度有增无减。二是支付体系风险高,由于海外市场主要在亚非拉地区,这些地区支付能力不高,且存在一定政治风险。三是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风险。四是国内企业外向型人才短缺。
(本文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