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信息化
3月17日记者获悉,润滑油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气味车辆齿轮油成功实现市场转化并全面应用。这款产品攻克高性能硫磷型极压抗磨剂等核心技术,一举解决齿轮油气味大、复合添加剂含量偏高及基础油适应性差等行业顽疾,重构齿轮油版图。这是润滑油公司前瞻性布局新材料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润滑油公司成功研发并量产多种新型润滑材料,包含特色润滑脂、无灰分散剂等3大类共计45个品种销量创新高。
战略筹划
响应国家战略 抢占新材料先机
长期以来,润滑油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和集团公司的号召,超前布局新材料赛道。公司党委构建起“1346”中心任务体系,即锚定一个目标,明确“做强科技、做优特色、做大规模”3大定位,实施4大举措,推进6大总体布局,为战略落地筑牢根基。公司深度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前布局合成酯类油、无灰分散剂、低磷配方等关键材料的研发。
2022年,润滑油公司的研发成果逐步显现,多款材料完成实验室小样制备,为后续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同时,公司聚焦航空用油、高端润滑材料等领域,整合兰州、上海、大连3大研发中心的资源,部署109项攻关任务。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专利申请量突破90件,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4年,随着集团公司吉林、广西大乙烯项目的稳步推进,兰州石化转型升级、辽阳石化乙烯节能改造等重点工程落地,公司开辟新能源新材料“第二战场”,在多个项目中实现技术突破,成功生产出适配新项目的润滑材料,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公司锚定建设世界一流润滑材料公司的目标,新定位更加符合“炼化生精材”产业链向中高端转型的战略部署,公司紧跟炼化板块“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碳增绿”的发展方向。通过“三大转型路径”与“六大战略工程”,开启从传统润滑油企业向全球润滑材料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跨越。“我们要紧跟国家与集团战略步伐,持续在新材料领域深耕细作,以创新驱动发展,让昆仑润滑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润滑油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马宗立说。正是凭借着对战略的精准把握与高效执行,润滑油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步步为营,抢占先机,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产业蝶变
勇闯“分子迷宫” 实现关键突破
润滑油公司在新材料赛道的突破,源于对核心技术的系统性攻坚:从风电齿轮油打破技术壁垒,到柴油机油标准的自主突围;从低气味齿轮油的嗅觉革命,到新能源材料的跨界创新,每一项技术都是勇闯新材料赛道获得的硕果。
一直以来,齿轮油复合剂长期存在加剂量偏高、基础油适应性差等难题。昆仑润滑新型高效低气味齿轮油凝聚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克了低速重载、高速冲击、湿热和长周期运行等极端工况下传动界面容易润滑失效的技术难题。研发人员在化学合成实验室做实验,有时一待就是二十几个小时。回忆当时的场景,工程师于海感慨道:“有一次,第97种衍生物因为固体物料放热不均喷溅到防护服上,研发人员只冲了个凉水澡,就赶紧套上备用工作服回到操作台。大家心里就一个念头,今天必须拿到数据!”正是靠着这种执着,最终淬炼出高性能硫磷型极压抗磨剂。
2025年2月,润滑油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气味车辆齿轮油在研制成功后实现市场转化,开始全面应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加剂量降低了10%至20%,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具备更广泛的基础油适应性,能够适配多种不同类型的基础油,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该齿轮油采用低磷配方,完全符合当下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增加了中国石油在齿轮油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升国产齿轮润滑油的技术水平。
战略升级
着眼全球视野 擘画未来蓝图
近几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态势迅猛。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全年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同比增长102%,风电行业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润滑油公司按照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总体部署,紧盯“双碳三新”,开启了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的“闯关之旅”。
严苛的性能验证是昆仑风电齿轮油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得经得起不同地区复杂工况的“折腾”。在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瓜州等风场试用的时候,环境恶劣,夏季高温、大风季设备高转速、冬季高寒停机再启动,昆仑风电齿轮油成功扛住了这些考验。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回忆说:“在各种恶劣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客户对我们的认可度也提高了。”
2023年,昆仑风电齿轮油顺利抵达大连华锐重工通用减速机厂,这是昆仑风电齿轮油首次替代进口产品在风电机组偏航变桨减速机制造商初装。这意味着润滑油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打开新局面的同时,展示出我国民族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这只是润滑油公司放眼全球,布局未来的缩影。2025年,润滑油公司以“技术领跑、绿色转型、全球布局”为主基调,启动升级版攻坚计划,开辟从“润滑油”向“润滑材料”转变的新蓝海。加快培育新材料领域,在核心单剂及复合剂开发、新特产品开发、规格标准等方面加大攻关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润滑技术创新平台,解决核心添加剂、合成基础油、化工单体等高价值产品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问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从“双碳”目标到国际标准,润滑油公司这场战略升级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蝶变,更是中国高端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一次强势崛起。润滑油公司正以创新为引擎,聚焦主责主业、深化转型升级,力争为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油锐评:以超凡智慧 向高端突围
新材料是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石。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坚持创新攻关、自主研发,在新材料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润滑油公司生产出高性能硫磷型极压抗磨剂、大庆炼化生产出聚丙烯H1022、四川石化生产出聚丙烯中熔高抗冲C173H……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背后,凝聚着企业的超凡智慧。
面向市场,精准突破。想要实现创新突围,首先要确定研发方向,方向对了,便会事半功倍。研发新材料时,要着眼区域产业需求,围绕用户打造个性化定制服务,体现出“市场导向”的发展智慧。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要调研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赛道。只有找到问题关键,抓住核心痛点,才能让创新有的放矢。
产业协同,激发活力。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打通生产、销售、研发和应用等各个环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深化“产销研用”一体化机制的构建,加强高质量业务攻关,才能体现出“资源整合”的运营智慧。只有将上下游产业统一起来,才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不畏艰难,大胆创新。想要让创新落到实处,需要日积月累、持续不断地奋斗。每一次成功突破之前,都要经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正所谓“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份坚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智慧。只有锲而不舍,才能让研发看到黎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