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吉林油田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调查

抽油机颔首,气管线脉动,光伏板追日,大风车逐风……


在深冬的吉林油田,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画面正与北国的银装素裹融为一体,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效益产量“稳”起来,新建产能“动”起来,多种资源“用”起来,吉林油田正呈现着蹄疾步稳、向“新”而行的奋进姿态。


这个勘探开发了65年的“三低”老油田,何以“新新”向荣?全体干部员工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勇于思想破冰、敢于行动破局就是答案。


“变”之道


抢抓先机 转型发展


想得愈深,才可能走得愈远。


65年前的吉林油田,曾在共和国十年大庆前夜,以我国最大整装浅层油田诞生的荣耀,结束了吉林省境内没有石油的历史。


此后,伴随着勘探开发的一路走来一路歌,油田也逐步远离“风华正茂”,不再呈现“年轻态”。尤其是近年来,在国际油价宽幅震荡的大背景下,自身资源品位差、效益稳产难、人工成本高等各类矛盾犹如大山压顶,吉林油田曾连续七年陷入亏损泥潭而举步维艰。


敢问路在何方?


老油田之问,需要一个直面现实的全“新”答案。


吉林油田立志要在更深、更远的地方实现突破和突围。近年来,党政班子积极践行“三分天下”方略,将企业亏损治理作为一场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打破固有思维模式,锐意发展新质生产力,快速实现资源结构性转型、传统增长方式转变,走新时期转型发展再创业之路。


挺进新能源,不仅仅要创造从“0”到“1”的纪录,更要实现从“有”到“好”的效益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吉林油田积极抢抓国家“双碳”机遇,强化顶层设计,利用矿场风、光、电资源及废旧井场的优势,因势就势,因地制宜,全面布局新能源业务。将新能源业务整体编入未来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实施千万千瓦级风光发电、500万吨级CCUS碳埋存、化石燃料消耗清零“三大工程”,并与产能建设、老油田调改等传统生产项目同设计、同部署、同实施、同跟踪,全面提升老油田向“新”力,实现“逆龄”起飞。


“融”之美


多能互补 “风”“光”无限


不孤立发展任何一种资源,是大智慧,更是硬担当。


走在“新”路上的吉林油田,同样面临着各种挑战:争取用电指标难、土地协调难、项目施工难,人员短缺、经验空白等更是难上加难。面对诸多沟沟坎坎,吉林石油人大力弘扬“五上”精神,打破框框上、因陋就简上、抢着时间上、创造条件上、迎着困难上,从而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截至目前,吉林油田累计发绿电8.8亿千瓦时;开拓地热供暖市场279万平方米;新能源产量当量累计37万吨,实现净利润超3亿元。


在中国石油范围内,吉林油田率先启动1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查干湖畔再添新“风”景。截至目前,中国石油首个风电项目、吉林油田15万千瓦自消纳项目已平稳运行730天,续写了老油田绿色转型发展“新”篇章。今年累计发电量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27万吨;中国石油在建单体规模最大集中风电项目——55万千瓦风电项目顺利并网运行。全油田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新增产能位居集团公司前列。


年年好“井”君须记,正是“零碳”护绿时。在新立Ⅲ区块这个亚洲最大陆上采油平台集群,在全面实施集约化平台建产的同时,还在辖区内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实现风光、储能、地热等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建成“零碳油田”示范区,成功产出我国第一桶“零碳原油”。截至目前,该零碳示范区已累计发绿电400多万千瓦时,节省运行成本近百万元。


同时,创新“地热打捆风电”模式,持续拓展中低渗储层地热资源应用,不断扩大余热利用范围,在内部替代取得效果和保障收益的前提下,逐步进军对外供暖市场。


“碳”之效


发挥优势 内外兼修


从劣势到优势,已成过去;从优势到胜势,关键看现在,收效在未来。


二氧化碳之于吉林油田,曾有高压开发之难、之痛。但伴随着CCUS业务的一路高歌猛进,其早已成为披荆斩棘奔转型的又一把“利剑”。


30年来,吉林油田一路“碳”寻,艰难求索于山重水复间,直到冲破迷雾迎来柳暗花明。CCUS业务领域从技术领先到行业标杆,从中国石油到走向世界,天然气开发生产中高含二氧化碳的“劣势”早已转化为碳源滚滚来的优势。截至目前,累计注入二氧化碳357万吨,占中国石油总注入量的76.4%,实现了国内最大规模注入。


下一步,如何变这种优势为胜势,实现从强到恒强?


吉林油田抢抓“双碳”机遇,持续内外兼修,全力书写“碳本求源、气壮山河”的时代答卷。


精益谋篇布局,优化形成“一体”“两翼”“三步走”的CCUS+顶层设计,进一步升级CCUS全流程技术体系,扩大CCUS全产业链辐射面,全力打造国家级CCUS技术策源地。统筹驱油与埋存、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进CCUS百万吨负碳油田开发示范区建设。目前,一期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后,二氧化碳驱油产量可达40.2万吨,年注入量达138万吨,是当前年注入量的近3倍。


将目光从“内”转向“外”。按照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吉林油田统筹推进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加快形成覆盖吉林全省的碳产业链,实现CCUS工业化步伐全面提速。届时,吉林油田还将据此为周边高排放企业提供二氧化碳输送和埋存服务,实现低碳创效。同时,建立个性化服务模式,逐步拓展对外服务项目,打造CCUS发展“联合体”。目前,已为长庆油田等多家企业提供了CCUS方案设计、技术研发、运维管理等技术服务。同时,吉林油田首个CCUS国际项目高效推进,为印尼格玛油田进行CCUS可行性评价,现已收获了“第一桶金”,走通了国际项目全流程,并蹚出了中国石油CCUS技术首次走出国门创效的新路。


来源 |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时间 | 2025-03-06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