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信息化
3月3日,晨曦微露,大庆炼化的聚丙烯装置还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夜色中。三级工程师王正勇如往常一样,提前来到主控室。他径直走到操作台前,将目光锁定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操作参数和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曲线上。
今年年初,大庆炼化提出要拓展“高品质聚丙烯”的品牌优势,塑造企业独特价值。这意味着聚丙烯装置必须严格控制400单元气相反应器的温度、压力等参数,任何细微的波动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随着生产任务量的增加,400单元的运行时间不断延长,这无疑对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准提出了严峻挑战。
“勇哥,来杯咖啡提提神。”操作人员王涛手里拿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走了过来。王正勇摆了摆手,眼睛依然盯着屏幕:“你来看一下,昨天这个时间段的压力参数和现在相比,平稳吗?”
王涛凑过来,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看了几秒后说:“勇哥,400单元气相反应器在抗冲牌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保持这个压力可以说是基本平稳的。”
王正勇摇了摇头,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更多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平时一定要注意DCS曲线趋势变化,哪怕是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是潜在问题的信号,我们一定要精心再精心。”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王正勇时而皱紧眉头,时而微微点头,思路渐渐清晰起来:“你看,每次压力有波动,反应器的料位也会跟着变化,如果我们不控制好料位,很容易产生粘黏料,那样就会影响到产品质量。”
王涛听了,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勇哥,还是你细心,我以前一直觉得只要参数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从来没认真分析内在原因,看来还得再细心一些。”
王正勇长舒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阳光下的聚丙烯装置,认真地说:“咱们不只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更要生产出精品,不然怎么‘做强化工’呢。”
截至2月底,大庆炼化聚丙烯EP548R、H2464等牌号产品的产量累计突破2.3万吨,主力产品H2464更是达到了7200余吨。两套聚丙烯装置均已连续运行400余天,创国内同类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最高水平。
正是在王正勇及同事的这种较真精神下,大庆炼化聚丙烯产品产量节节攀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