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信息化

石油锐评:科技唤醒“沉睡”油藏

今年年初,经过持续技术攻关,两个油田濒临废弃的老井接连“枯井逢春”。华北油田安421井区最高日增油6.9吨,新疆油田CHHW4501井更是实现产量百倍跃升。这些看似奇迹的转变,实则是中国石油人运用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解锁传统油田开发“不可能三角”的生动实践:在少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实现多采油。


近年来,我国主力油田普遍进入开发中后期,面临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开发成本等挑战。华北油田的破局之道在于通过“调、堵、解、驱”四步疗法重构地下“水流地图”,将无序漫灌的水流驯化为精准驱油的“定向导航”;新疆油田则打造“数字手术刀”,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为油藏做“CT”,通过智能分层开采技术精准切除导致高含水的“病灶”。两地的实践相辅相成,勾勒出老油田逆生长的深层密码:“大水漫灌”的粗放开发正被“精准滴灌”的智能开采取代,经验主导的决策系统升级为数据驱动的智慧中枢,被动维护的运营模式转型为主动治理的预防体系。


然而,技术突破的喜悦之下仍需正视现实挑战:智能分采工具的单井改造成本仍高企,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周期与行业需求存在时差,油田数据的孤岛效应尚未完全打破。各企业可建立跨区域技术共享平台,将成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模块;打造“地质工程+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既懂地下岩层又通数据算法的“油藏医生”。据统计,我国老油田采收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亿吨级可采储量。这看似微小的百分比背后,是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宏大叙事。从华北平原到新疆戈壁,老油田的“冻龄”不仅揭示了油气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内在逻辑,更告诉我们:找油不仅在于勘探新层系,更在于创新者的头脑风暴。(薛晶文)


来源 |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时间 | 2025-02-27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