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走出“温室” 逐浪市场

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公布。《通知》明确,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要求,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是匹配市场需求的应时之举。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固定价格的上网电价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定价机制的转变,给新能源发电企业带来“价”“量”双重挑战。此前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不复存在,新能源产业面临一次“断奶”,企业将真正走向市场。


为解决入市引发的市场价格波动和收益不稳定等问题,新政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制定了“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方式——当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差价补偿,高于机制电价时扣除差价。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专家柴玮指出,这一机制相当于为新能源参与市场后的收益“上保险”,既有利于维持新能源发电项目入市后获得合理收益,又能推动新能源发电走出“温室”,保障行业建设的可持续性。


推动新能源实现跃升式发展的关键之一,是保证新能源获得稳定收益。这有利于提振新能源行业投资的积极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利认为,《通知》的出台,不仅能够解决优质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回报问题,而且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开发优质资源,推动行业“优胜劣汰”。


在这个碳中和的时代,这项改革不仅关乎能源行业的格局重塑,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发展的深刻变革。长远来看,改革将加速能源结构的转型步伐,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能源研究会有关专家表示:“市场化电价将加速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进程,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随着更多资源向新能源领域聚集,传统能源企业势必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适应未来能源市场的需求。


市场化改革的浪潮已至,新能源企业正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在这场关乎能源格局重塑的深刻变革中,面对“价”与“量”的双重挑战,唯有以技术创新为矛、以成本控制为盾,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引领能源变革的弄潮儿。这场改革,既是考验,更是机遇——谁能在这场浪潮中站稳脚跟,谁就将赢得未来能源市场的先机。(记者 马宇涵)


来源 |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时间 | 2025-02-27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