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信息化

东方物探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助力油气田开发稳产增效纪实

2月中旬记者获悉,2024年以来,东方物探紧密围绕油气田勘探开发需求,大力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为油藏开发和预测剩余油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推进油气田开发稳产增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 勇于直面挑战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以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结合电磁、井中、测井、地质、开发等多学科,通过油藏描述、油藏模拟、油藏监测等研究,解决油藏开发和预测剩余油气问题的综合研究技术。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业务延伸,当今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还包括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储气储能-CCS/CCUS服务等领域。大力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全面助力油气田稳产的重要途径。


有专家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既是集团公司实施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油田稳产增效的实际需求。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集团公司实施了SEC储采平衡、老油气田“压舱石”、页岩油气革命、采收率再提高“四大工程”,这需要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助力油气田开发稳产增效。老油田作为重要优势资源,需要利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解决油气藏精细描述、剩余油气分布以及注采连通关系等油气藏开发关键问题,从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开发调整措施,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及最终采收率。三维地震规模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油气储量规模增长。油气藏从勘探评价走向开发,如何更好地发挥三维地震作用,助力高效建产和效益开发,对油藏地球物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东方物探紧跟油气田勘探开发部署,认真分析研讨,认为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油气藏类型多样,剩余油气主要分布在更隐蔽的微幅度构造等地质体中,识别难度大。如何不断提高地质体识别精度是三维地震面临的首要挑战。二是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气预测难度大。如何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监测油藏变化、实现剩余油气精准预测面临重大挑战。三是地震和测井尺度差异大、多信息联合难度大。如何创新应用三维地震资料,提高井间构型认识,指导注采方案调整,助力老油田提高采收率面临巨大挑战。四是非常规油气甜点预测难、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难度大。如何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准确预测甜点、提高水平井钻遇率、支撑压裂方案优化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这些困难与挑战,东方物探充分发挥一体化技术优势,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力推进油藏地球物理技术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 推进技术发展


东方物探在集团公司和各油气田公司的支持帮助下,长期坚持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推动物探技术向开发领域延伸与扩展,不断提升油藏评价开发技术服务能力。针对油藏领域的技术瓶颈,研究团队经过20多年攻关创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实现了由常规三维地震向“两宽一高”三维地震、多物理场融合转变。


东方物探紧密围绕集团公司“四大工程”,坚持以油气开发问题为导向,持续推进基于多维度、多尺度信息的一体化平台综合研究,形成了以高精度三维地震为核心的开发地震配套技术。


井地联采地震技术创新发展,实现了面向油藏开发的全链条技术应用。针对开发面临的“微、小、薄、非”等地质体解释精度要不断提高的需求,随着三维地震技术由常规向“两宽一高”、井地联采升级,解释目标逐步从面向构造到面向复杂构造和岩性、面向微小地质目标体延伸,实现了解释目标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准。


横波震源首次规模化应用,形成了多波开发地震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气云区纵波成像差的难题,东方物探在柴达木盆地实施全球首个纵横波九分量三维项目,创新形成大吨位横波可控震源激发、高密度均匀采样观测矢量(横波)采集技术和配套横波处理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首次形成横波源纵横波联合反演技术,薄储层识别精度由10米至15米精细到2米至3米,油气检测符合率达到90%。


光纤及微地震监测技术跨越式发展,实现了油气藏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针对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压裂风险评价、压裂方案优化、油藏实时监测等生产需求,东方物探攻关形成光纤DAS/DTS压裂监测、协同微地震监测等技术,实现油气藏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以及非常规储层压裂实时监测及压后评估,助力油气田效益开发。


东方物探快速推进软件平台研发,持续完善GeoEast-iEco数据平台。形成了油藏静态描述、井位论证、地震地质钻井导向及微地震压裂监测等油藏开发配套软件,为油藏精细静动态描述、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奠定了平台基础。


强化技术应用 助力增储稳产


东方物探在大力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时,始终注重技术推广应用,围绕规模增储区快速建产,深入挖潜勘探三维地震潜力,精细化解释挖掘地震资料包含的开发信息,持续提升对微小地质体刻画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的能力,助力塔里木、鄂尔多斯等盆地的多个油气藏快速建产,取得显著成效。


精细描述断缝体单元,助力富满油田高效开发。东方物探在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先后实施“两宽一高”三维地震项目近万平方公里。通过分块精细处理、整体连片处理和一体化攻关,不断深化对断缝体油田成藏及富集规律的认识。持续推进勘探开发精确成像、精细预测、精细定位,近两年,高精度三维地震助力油田高效部署多口探井,完钻成功率达97.3%,有效支撑富满油田快速高效建产。


开发三维创新性应用,助力老油田持续效益稳产。东方物探紧密围绕安塞油田“提高采收率”核心目标,重点解决“薄、微、细、精”地质目标精细预测的问题,精准调整开发方案,助力油田稳产。依托国内首块多井井地联采高精度开发地震项目——王窑南三维项目,在“更小面元、全方位、超高密度”地面地震采集方案的基础上,首次成功实施了7口井光纤连续同步采集,为满足开发目标预测奠定了基础;发挥三维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优势,运用高精度反演体等信息在油藏建模各流程开展空间约束,大幅度提升了井间模型的确定性。通过地震约束的油藏数值模拟,全区历史拟合率达到96.4%,相较常规历史拟合率提升7.3%,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东方物探还应用光纤储层体积压裂监测技术、光纤储层产能剖面监测等配套技术,依托重点勘探项目助力非常规油气有效开发。


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任重道远。有关专家认为,多源场信息联合是未来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要加快发展矢量地震、非重复性时移地震、时频电磁、光纤监测等技术系列,推动多源场信息的联合应用,持续提高油藏描述和剩余油气预测的精度,助力油田高效开发。


来源 | 国石油新闻中心     时间 | 2025-02-20
【分享】

返回

工作时间:am 9:00-pm 18:00

(8610) 8758 9901

您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我们工作时间主动联系您。